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咨询 > 典型案例
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时间:2013-12-10 00:00:00  来源: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朱 亮 徐啸峰 唐建荣 郁建生 林 峥 郭 骅 吴 超 翁晓泳 龚毅诚 裴 铟

 

【项目背景】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建设智慧城市,促进现代社会智慧化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20091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坚持科学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智慧南京”建设的重大战略构想,而通过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指导“智慧南京”建设即是南京追求的目标,也是破解南京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战略及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规划》内容认真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智慧南京”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五年“智慧南京”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符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对于加快南京城市转型升级、提高公共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规划提出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需求分析准确,目标务实,体现了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建设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为今后合理有序地推进“智慧南京”建设提供了较强的行动指南。

 

【工作过程】

本项目从201011月开始,于20113月完成,20112月底南京市发改委组织包括两名院士在内有关专家对本项目进行了评审,并顺利通过后对外发布。本项目首先立足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趋势研究,并对南京智慧城市建设基础与机遇进行了总体分析;其次重点研究《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政策文件内容,并组织开展对南京市发改委、信息中心、经信委等相关信息化主管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最终提出了“一大平台、三大领域、六大体系” 智慧南京的总体架构,并以此架构编制了具体规划内容,保障内容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咨询工作特点】

一、《规划》内容基于南京的现实基础和外部机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规划》在认真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南京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十二五”期间“智慧南京”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机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今后五年“智慧南京”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对新形势下城市发展转型进行了积极探索,符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符合《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建设智慧南京”等章节的要求,对于加快南京城市转型升级、提高公共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内容提出了创新性的总体框架,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规划》所提出的“智慧南京一个平台、三大领域、六大体系”的总体框架,即以智慧城市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以满足政务、商务、事务三大领域应用需求为导向,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体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结构清晰、关系明确,较全面地反映出“十二五”期间“智慧南京”重点发展方向及建设推进路径。提出的智慧基础设施层、智慧应用体系层、智慧资源整合层和智慧决策服务层的四层架构,结构清晰、关系明确,抓住了全球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不断实现重大突破和互联网、物联网、无线网、云计算多样化发展的机遇,突出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资源整合共享力度。规划提出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需求分析准确,目标务实,避免重复建设,突出项目带动和模式创新。体现了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建设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创新性,为今后合理有序地推进“智慧南京”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三、《规划》内容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指明建设重点

《规划》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材料丰富,落地性和操作性强,对南京市迈向“智慧城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内容上充分考虑了城市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避免出现城市间的信息孤岛;在智慧城市规划、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方面做适当的调整,进一步突出重点,在政策法规、保障机制及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智慧人文建设,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智慧产业发展;南京“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为了切实有效的推进“智慧南京”建设,保障资源配置到位,规划中还考虑了相关配套推进保障机制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四、《规划》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策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考虑到智慧城市的建设是较长期的过程,规划内容按照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南京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和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找准突破口,先行先试,着力重点领域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和重点工程内容规划,提出重点建设政府政务中心、“市民卡”、“车辆卡”、智慧交通、智能环保、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重点工程以带动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推进。同时,在规划中增强了风险评估工作,系统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努力做到风险可控。能够指导南京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道路。

 

【咨询效果】

《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智慧南京”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材料丰富,创新性和操作性强,对南京市迈向“智慧城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加快南京城市转型升级、提高公共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南京按照《规划》的指导加快推进智慧南京的建设,目前取得的效果有:

1、目前,市民卡发卡已超过605万张,市区居民办卡率超过85%60岁以上老人办卡率超过90%。市民卡应用已进入社保、医疗、文教、园林、交通、小额支付等30多个领域,可消费网点近1000家,初步实现了“多卡合一、一卡多用”的建设目标。以“市民卡”为载体,实现了老人和残疾群体乘车优惠、郊区公交刷卡、建筑业民工权益保障等重大惠民政策的落实。

2、依托市民卡,以“服务老百姓、支撑新医改”为基本定位,积极推进“智慧医疗”项目建设,通过建立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数据库等医疗信息系统,促进医疗保障的均等化和便捷化。

3、车辆智能卡发卡超过88万张,完成400多座双基自由流基站建设,初步形成电子围栏系统。在此基础上,全市交通信息采集与共享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通过对海量车流数据的实时采集、整理和分析,有效解决车辆识别、动态监测、交通流精确分析等难题,城市交通“感知”度大大提升,为城市交通的科学、动态组织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信息服务。

4、政务数据中心完成政务内、外网的扩容工程,网络主干带宽达到了万兆,接入点带宽达到了千兆,分别联接了221118家市级部门和单位,实现400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为市级机关48家单位提供了应用系统迁移和管理服务,初步建成了政务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市各部门应用系统的集约化建设提供了支撑。

5、无线宽带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三大运营商分别实现了各自3G网络的全城覆盖,Wi-Fi热点AP数目超过3万个,主城内宾馆酒店、商务楼宇等热点区域覆盖率达到80%以上,形成了3G/2G/WiFi互为补充的无线宽带全覆盖,并在2014年前实现全市4G网络无缝覆盖和商用,为广大市民提供无处不在的多媒体通信服务。此外,采用中科院自主开发的、达到4G标准的MiWAVE技术建设的无线宽带专网已覆盖南京主城全域。

6、南京“智慧旅游”已成为全国旅游行业的特色品牌,基于各类智能手机的“游客助手”客户端软件为来宁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旅游微博等渠道实现了游客在线信息获取和线下旅游体验互动。

7、不断加强物联网应用推广力度,除在智能交通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外,在“智慧城管”地下管网数字化工程中,综合运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不仅反映既有管网数据,同时也能对流量、压力等各种管网运行指标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安全隐患防范能力。在“食品溯源”项目中,通过电子标签技术,将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参数汇集到食品安全数据库,实现追溯管理、食品召回、监测预警等功能,全面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模式。同时,在药品管理、病房管理等领域也大量采用的物联网技术。

    其中,“政务数据中心”建设投资1.5亿,“智能交通”投资2.7个亿,“智慧旅游”一期工程投资5千万,“智慧城管”项目投资1个亿,政府引导性投资超过3个亿,拉动社会投资巨大,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体现了《规划》的前瞻性、引导性与操作性,为今后合理有序地推进“智慧南京”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2004):江苏省工程咨询协会 技术支持:江苏省信息中心
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285号4楼 邮编:210003 电话:025-83581331 025-83581333 E_mail: 1264994830@qq.com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32位以上颜色浏览本站效果最佳
网站备案序号:苏ICP备05042244号